通过真实ps作品,了解蒙太奇

小编想大家或多或少应该都听过所谓的蒙太奇拍摄手法吧,除了时间跳来跳去,令人错乱的相关电影作品外,感觉起来就像是电影文青常常挂在嘴边难以了解的词儿,其实蒙太奇并没有字面上看起来那么神秘,而且也能运用在静态的照片上,今天我们就借由几位摄影师的作品,让大家也能自己动手玩,变身为可以把时空"拨正反乱"的艺术家!


  了解蒙太奇

  蒙太奇其实是由法文的"Montage"音译而来,其原本是用于建筑上的专门术语,有组合、组织等意思,而在 1916 年德国照片艺术家JohnHeartfield利用照片拼贴的方式来完成一副新作品,这也是摄影史中最早的蒙太奇作品。简单来说,从广义角度,即是将各种不同的对象组合之意,也就是类似拼接、编辑的概念。如果将蒙太奇手法加入时间性,时间的流动就会从固定、直线,变为不确定性,要看设计者要如何安排,这样就会让人感觉比较错乱一些。不过这是以动态影像为例,静态照片就比较不会让人有错乱的感觉,反而更显创意与艺术性。话不再多说,就让小编带各位来一探究竟吧~

  使用渐层拼接

  首先要介绍的是Richard Silver拍摄的"New York Sliced",他以类似缩时摄影的拍摄手法(总时间约 1.5小时),拍摄大约数十张的照片,接下来就是如主题一样把照片给切片后,将这段时间拍摄的照片依序置入并完成,原本时间性固定的静态照片,以这样的处理方式是不是感觉又流动了起来呢?

  在这些作品中不乏一些纽约著名景点,图为麦迪逊花园广场

  建于 1909 年的大都会人寿保险集团大楼,利用拼贴的手法,照片是不是也能感觉到百年历史的流动呢?

  图为赫斯特大楼,除是在 911 事件后建成的首座高楼外,也是纽约第一栋环保大楼。

 

  接下来是新加坡摄影师 Fong Qi Wei 的作品 Time is aDimension(时间维度),照片以新加坡的各地点为景,运用同样类似于切片的作法,将照片以不同时间点重新拼贴,但有别于 Richard Silver以水平、垂直方向的做法,而是不等分的斜线、圆形、矩形等做变化,看起来时间的流动显得更为错乱与跳脱。

  看起来平凡无奇的植物景经由不同时间重新拼贴,呈现不同以往的生命力

  新加坡也有像香港类似的国宅"组屋",除了以长焦段营造压缩感外,运用拼贴让不同时间同一情景的组屋看起来更令人省思。

  以圆形渐层的夜晚烟火为中心,渐渐扩散的同时,时间也往前(或往后)推进,当然如果要以外往内解读也是可以的。

  另一位使用渐层拼贴方式的摄影师JohnClang,手法就有显著的不同,看起来更为直接贴近原始的拼接概念。照片看起来就像是撕下后重新贴上的,但不变的是每一个被撕下的照片,一样也是代表不同的时空,在同一个场域里组合,并创造时间的流动。

  看起来就像美劳作业的照片,其实隐含着更多意义。

  以时代广场来拼贴,时间的重新流动似乎也产生了共鸣。

  使用迭图融合

  除了以渐层、或是撕裂方式来重新拼贴照片,赋与不同的时间性来达成蒙太奇效果外,利用简单的迭图效果也能创造出更为融合的做法,摄影师StephenWilkes的作品"DAY TO NIGHT"就是利用迭图的方式,让同景、不同时的照片结合,赋与时间的流动与冲突。

  以熨斗大厦的建筑特性拍这类的题材似乎刚刚好

  同样也是以时代广场为例的作品,大家不妨跟前面介绍过的比较一下。

  华盛顿广场也是个相当好做时间分界的景点之一。

  接下来介绍的两位摄影师使用的手法也相同,但分别使用不同的历史题材做搭配,Jo HedwigTeeuwisse利用在跳蚤市场中寻得的二战旧底片,经比对后找出现在的地理位置;而ShawnClover则是将1906年洛杉矶大地震照片与现今的洛杉矶做结合,除了打破一般时间流动的特性外,也赋予了更多历史以及令人思考的空间。

  Jo Hedwig Teeuwisse将二战照片与现代结合,也赋予了让人深思战争意思的意味在其中。

  采用同样的迭图手法,但放入不同于战争的天灾场景,也可让人作不同的反思。

全教程完,学完记得交作业。如果本教程对您有所帮助,请推荐给你的朋友。

【原创教程 投稿邮箱: ps@16xx8.com】

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

关注我们微博:@photoshop教程论坛

推荐教程